以竹代塑,是利用竹子的自然特性,将其应用到原本由塑料制成的领域,以达到减少塑料使用,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。
与塑料产品相比,竹子具有可再生、 吸收二氧化碳、产品无污染、可降解等优点。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,基本上没有废料。
竹子分布广泛,资源规模可观。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,其中,中国有竹类植物800多种,是竹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国家。《关于快速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》中提出:到2035年,我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。
竹类植物生长速度快,资源丰富,是低碳、可再生、可循环利用的优质材料。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,竹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,可广泛替代塑料制品,具有重大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与以木代塑相比,“以竹代塑”在固碳能力上具备优势。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.46倍、热带雨林的1.33倍。我国竹林每年可减碳固碳3.02亿吨,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,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。
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评估报告,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2亿吨塑料制品中,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,不仅对海洋和陆地ECO导致非常严重危害、危害人类健康,还加剧全球气候变化。
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,是找到比较合适的替代品。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有相关禁塑限塑政策,并积极寻找和推广塑料替代品。竹子作为绿色、低碳、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,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。
近年来,双牌县深入贯彻习关于“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”重要指示精神,立足丰富竹资源,全力推进“以竹代塑”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根基。
资源开发方面,通过落实林地权属、推行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+合作社+基地”模式,全县41家竹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竹林约1.21万公顷。同时,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及吴义强院士团队合作,实施竹林低改和丰产林培育工程,完成竹林低改0.57万公顷、丰产林培育866.67公顷,1.13万公顷竹林通过FSC、CFCC森林认证。针对竹子下山难题,从基础、技术、机械创新发力,投入1.2亿元建设近900公里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和竹林道,培育200余支专业采伐队伍,推进机器换人并将先进设备纳入“农机补贴目录”。
科技引领方面,在何家洞、阳明山等乡镇(管理局)建设4个超67公顷初级加工基地,投入2.5亿元建设超33公顷深加工集聚区,投资10亿元建成竹产业智能科技园。目前,竹产业智能科技园已入驻17家竹产业高新企业。强化科学技术支撑,国家林草局北京林机械所研发中心等落户,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化合作,引进吴义强院士团队,签订3份产学研合作协议,开发19个新产品,5项专利成果成功获得转化。
政策保障方面,作为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,双牌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,组建竹木产业协会,出台系列政策文件,设立1000万元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,创新开发“竹木贷”等金融理财产品,探索建立竹产业重点技术 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支持竹研究团队建设和企业组织科技攻关,建设竹制品交易买卖平台,率先将竹制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,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创新融合方面,充分释放“以竹代塑”发展活力,26家竹产品精深加工、79家初加工及7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协同发力,推出竹制集装箱底板、全竹房车、宠物竹纤维用品、竹制工艺品等40余类创新竹制产品,这些竹提取物、竹结构材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美国、欧洲等50个国家和地区。2024年,全县竹木产业预计实现综合产值60.5亿元,外贸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。此外,双牌还推动生态产业融合,开发竹林生态旅游线路,打造相关景区和度假区,创建民宿集聚发展试验区。目前,已创建2个林下经济国家级示范基地,建设2个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,建成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。
今年3月,永州市新型竹制品(以竹代塑)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双牌县竹木产业智能科技园举行。随着产业联盟的成立,双牌县将加快数字智能竹产业园的提质升级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。
“小小的竹子,大大的用途”。竹产品可应用于日用制品、工业制造、建筑建材、农业生产等十几个领域,用竹子加工出来的竹制品和建筑,还能持续固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一块儿来看看具有双牌代表性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有哪些?
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、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永州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传播、更改或建立镜像!
投稿邮箱:新闻报料 办公室 监督反馈电话: 广告招商:常年法律顾问:湖南(人和人)永州律师事务所咨询
以竹代塑,是利用竹子的自然特性,将其应用到原本由塑料制成的领域,以达到减少塑料使用,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。
与塑料产品相比,竹子具有可再生、 吸收二氧化碳、产品无污染、可降解等优点。竹材用途广泛可实现全竹利用,基本上没有废料。
竹子分布广泛,资源规模可观。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,其中,中国有竹类植物800多种,是竹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国家。《关于快速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》中提出:到2035年,我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。
竹类植物生长速度快,资源丰富,是低碳、可再生、可循环利用的优质材料。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,竹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,可广泛替代塑料制品,具有重大的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与以木代塑相比,“以竹代塑”在固碳能力上具备优势。竹林的固碳能力是杉木的1.46倍、热带雨林的1.33倍。我国竹林每年可减碳固碳3.02亿吨,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产品,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。
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评估报告,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2亿吨塑料制品中,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,不仅对海洋和陆地ECO导致非常严重危害、危害人类健康,还加剧全球气候变化。
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,是找到比较合适的替代品。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明确有相关禁塑限塑政策,并积极寻找和推广塑料替代品。竹子作为绿色、低碳、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,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。
近年来,双牌县深入贯彻习关于“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”重要指示精神,立足丰富竹资源,全力推进“以竹代塑”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根基。
资源开发方面,通过落实林地权属、推行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+合作社+基地”模式,全县41家竹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竹林约1.21万公顷。同时,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及吴义强院士团队合作,实施竹林低改和丰产林培育工程,完成竹林低改0.57万公顷、丰产林培育866.67公顷,1.13万公顷竹林通过FSC、CFCC森林认证。针对竹子下山难题,从基础、技术、机械创新发力,投入1.2亿元建设近900公里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和竹林道,培育200余支专业采伐队伍,推进机器换人并将先进设备纳入“农机补贴目录”。
科技引领方面,在何家洞、阳明山等乡镇(管理局)建设4个超67公顷初级加工基地,投入2.5亿元建设超33公顷深加工集聚区,投资10亿元建成竹产业智能科技园。目前,竹产业智能科技园已入驻17家竹产业高新企业。强化科学技术支撑,国家林草局北京林机械所研发中心等落户,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化合作,引进吴义强院士团队,签订3份产学研合作协议,开发19个新产品,5项专利成果成功获得转化。
政策保障方面,作为湖南省竹产业重点发展区,双牌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,组建竹木产业协会,出台系列政策文件,设立1000万元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,创新开发“竹木贷”等金融理财产品,探索建立竹产业重点技术 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支持竹研究团队建设和企业组织科技攻关,建设竹制品交易买卖平台,率先将竹制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,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创新融合方面,充分释放“以竹代塑”发展活力,26家竹产品精深加工、79家初加工及7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协同发力,推出竹制集装箱底板、全竹房车、宠物竹纤维用品、竹制工艺品等40余类创新竹制产品,这些竹提取物、竹结构材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美国、欧洲等50个国家和地区。2024年,全县竹木产业预计实现综合产值60.5亿元,外贸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。此外,双牌还推动生态产业融合,开发竹林生态旅游线路,打造相关景区和度假区,创建民宿集聚发展试验区。目前,已创建2个林下经济国家级示范基地,建设2个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,建成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。
今年3月,永州市新型竹制品(以竹代塑)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双牌县竹木产业智能科技园举行。随着产业联盟的成立,双牌县将加快数字智能竹产业园的提质升级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。
“小小的竹子,大大的用途”。竹产品可应用于日用制品、工业制造、建筑建材、农业生产等十几个领域,用竹子加工出来的竹制品和建筑,还能持续固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,一块儿来看看具有双牌代表性的“以竹代塑”产品有哪些?